无标题文档
首 页 | 法治新闻 | 领导访谈 | 法治图萃 | 法律法规 | 本网关注 | 深入基层 | 法治人物 | 警务报道
行政执法 | 法治专题 | 律师在线 | 司法关注 | 执法监督 | 法律服务 | 检察天地 | 综合治理
现在的位置: 法治频道领导访谈
万钢:新科技革命需要政府转变职能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发布时间: 2013-10-21 10:41:18
编辑: 法治频道
9月20日,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在北京会见了华盛顿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第三次工业革命》作者杰里米·里夫金。万钢指出,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全球现代化的大势所趋,创新驱动既是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是体制机制的改革,

  9月20日,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在北京会见了华盛顿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第三次工业革命》作者杰里米·里夫金。万钢指出,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全球现代化的大势所趋,创新驱动既是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是体制机制的改革,迫切需要政府及时转变职能;政府必须顺势而为,积极有为,在改革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变革。

  杰里米·里夫金与万钢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杰里米·里夫金向万钢介绍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观点。他说,化石能源正在给全球带来经济和环境的双重危机,人类需要进行一轮以新能源和互联网相结合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万钢向客人介绍了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情况。他重点从世界创新发展趋势、中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技术创新驱动改革、政府职能转变、产业变革下的企业创新以及科技创新等五方面阐述了相关看法。

  万钢说,前两次工业革命大大提升了全球的生产力和财富总量,10多亿人口进入现代化。未来几十年,包括新兴经济体在内的超过30亿人口将寻求进入现代化路径。但是,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难以支撑,现有的地球资源将难以继续承担新产业变革的重任,将面临包括能源储备、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等挑战“因此,必须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很多国家都不约而同地把创新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层面。中国也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科技创新驱动新兴产业成为目前我国最重要的战略。”

  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有良好基础。2003年开始,科技部组织了3000位科学家,用3年时间制定了面向2020年的专项规划。

  2006年,中国政府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确定一批重点发展领域,包括新能源、生物技术、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水资源循环利用等。万钢说,新能源着重发展太阳能、风能以及生物质能源,目前我国已成为这三方面能源的最大生产国。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发展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有利于促进农业、医药和环保等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高端装备重点领域包括3D打印技术和机器人、电动交通等方面。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海水淡化工程也是我国关注的重点。

  万钢指出,技术的改革与发展引发经济模式改变,也必然对管理模式和政策改革提出全新的要求。例如,目前中国新能源大量出口,而本土市场的开发却颇为落后。如何通过改革来引导新能源留在国内市场,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他认为,要用创新来驱动改革。改革要靠新技术来推动,政府则必须顺势而为,发展新兴产业不应受到过多的规矩限制。

  万钢说,新科技革命需要扁平化管理,因此政府职能必须调整,这也是新一届政府做的第一件事,简政放权,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从科技部门来说,即通过改革创新使科技更加贴近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例如,航天员在太空给地面的学生讲课,探月工程通过大数据系统和超级计算机让各地分享,等等。另外,国家将加大对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以促进科技产业发展与国家战略的结合,鼓励和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支持重点企业创新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我国的政策秉承公开、透明、普遍适用的基本原则,同时注重科技、产业、金融、财政政策的结合与协调。

  关于全球面临的产业变革,万钢分析说“我国的大企业对‘革命’两字仍有恐惧,人们必须要理解创新发展的艰巨性,重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阻力,在介入发展问题时要科学谨慎,但太小心或者步子太慢也不行。需要既谨慎又快速的推动我们的工作。”

  “还有一个重点是要将新兴技术网络化,与此同时政策也要网络化,促进企业改变运作方式推动改革。”万钢说,新奥集团提出了泛能网概念,就是将新能源和信息化联系起来发展。现在,全国有一大批中小企业就是在山坡上“种草“种树”,例如,华为、中兴、小米手机等企业都在网络销售中给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启示。

  万钢说,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经过了很长时间准备,并最终推动了产业变革。而现在,通过了几十年的沉淀与思考,新工业革命必然会创造一个全新的经济体系。20年后,中国会走到什么程度,是否会领先世界还未知,但发展过程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创新型企业就像是沙漠坡上的一棵树,正在改变中国。重要的是,要培养一批大型创新型企业和铺天盖地的中小创新企业,要鼓励年轻人创业,中国的未来发展要看现在20岁左右的年轻人“十几年前我回国发展电动汽车,但现在我国电动汽车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代人的努力和耐心,需要二十到三十年才能看到变化。”万钢说。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法治网 方圆法治网 中国法治新闻网 中国普法网 中国司法网 青海司法行政网
青海法治网 中国法院网 法易网 中国法律网 中国警察网法治频道 中国刑事法律网
中国政府网 青海法院网 青海法学网 中国法治网 法治晚报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网 法治新闻网 法治新闻文化网 人民网法治频道 新华网法治频道
青海新闻法治频道所有
技术支持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qhxwwfz@126.com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0800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