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首 页 | 法治新闻 | 领导访谈 | 法治图萃 | 法律法规 | 本网关注 | 深入基层 | 法治人物 | 警务报道
行政执法 | 法治专题 | 律师在线 | 司法关注 | 执法监督 | 法律服务 | 检察天地 | 综合治理
   
   
滚动新闻:
·“纳税人最满意办税服务厅及工作人员”评选活动...
[12-25]
·统一思想促发展 全力以赴抓收入青海地税税费总...
[12-25]
·海东地税价格调节基金收入突破千万
[12-25]
·海东地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耕地占用税贡献突出
[12-25]
·一女嫁二夫 终成阶下囚
[12-23]
·遭情侣绑架 淡定8岁女孩一句话试出绑匪身份
[12-19]
官员独董现状调查:不甘谢幕 “曲线”上位财...
上海率先启动司法改革 媒体揭示改革难点
谁在享受监外执行“福利”?
更多>>
现在的位置: 法治频道法制监督
“广告、视频和游戏”是网络不良信息主要来源
来源: 新华网
发布时间: 2014-07-22 09:56:47
编辑: 法治频道

  新华网天津7月21日电(记者周润健、朱天骄)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最新发布的第七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2013)指出,未成年人认为,网络不良信息主要来源于广告、视频和游戏,尤其是广告。

  调查报告显示,78.2%的城市未成年人和78.5%的农村未成年人承认曾遭遇网络“不良信息”,其中分别有59.9%和62.3%的城市和农村未成年人将其频率认定为“偶尔有”,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异不大。

  未成年人认为,网络不良信息主要来源于广告、视频和游戏,尤其是广告,31.7%和24.9%的城市未成年人和农村未成年人表示这一渠道是不良信息的最主要来源。

  未成年人还认为“不雅图片”是不良信息的最主要表现形式,其次是“广告推销”“骚扰信息”等。

  报告指出,当遭遇不良信息时,绝大多数未成年人会选择关闭。数据显示,71.7%和74.4%的城市未成年人和农村未成年人遇到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会“马上换其他内容,不继续看当前的页面”。

  报告认为,在国家监管、行业自律的基础上,应更加重视和发挥社会公众监督的作用,“主动出击”应对互联网负面影响。

  “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系列调查”开始于2006年,已连续开展8年。本次报告是2013年10月以来,对全国10个省区市108所中小学校16530名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二年级学生及其家长的互联网运用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得到的结果。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友情链接
法制网 中国法制新闻网 中国普法网 中国司法网 青海司法行政网
青海法制网 中国法院网 法易网 中国法律网 中国警察网法治频道 中国刑事法律网
中国政府网 青海法院网 青海法学网 中国法制网 法制晚报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网 法治新闻网 法制新闻文化网 人民网法制频道 新华网法制频道
青海新闻法制频道所有
技术支持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qhxwwfz@126.com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0800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