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法治频道法律常识
最高检、公安部、财政部联合印发
《关于保护、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的若干规定》
明确十种“打击报复”情形
来源:新华社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4-13 11:03:52
编辑:李娜

  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记者陈菲、罗沙)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财政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保护、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的若干规定》,进一步完善保护、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工作。

  规定鼓励个人和单位依法实名举报职务犯罪,明确要求任何个人和单位依法向检察院举报职务犯罪的,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检察院对于举报内容和举报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

  规定明确了检察机关在受理、录入、存放、报送举报线索和调查核实、答复举报人等环节所要遵守的八条保密措施。如受理举报应当由专人负责,在专门场所或者通过专门网站、电话进行,无关人员不得在场;举报线索应当由专人录入专用计算机,加密码严格管理;通过专门的举报网站联系、答复举报人时,应当核对举报人在举报时获得的查询密码,答复时不得涉及举报具体内容等。

  据了解,司法实践中,对举报人的打击报复行为除了直接侵犯人身、财产权益的显性报复外,更多地体现为利用职权对举报人进行变相打击的隐性报复,如下岗、转岗、解聘、不予晋升、停发奖金等。此类报复由于与企业或者机关正常的制度规范和内部管理权限相关,往往难以认定。对此,规定对显性报复和隐性报复都作了列举规定,明确十种“打击报复”情形: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方法侵犯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的;非法占有或者损毁举报人及其近亲属财产的;栽赃陷害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侮辱、诽谤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违反规定解聘、辞退或者开除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克扣或者变相克扣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工资、奖金或者其他福利待遇的;对举报人及其近亲属无故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者故意违反规定加重处分的;在职务晋升、岗位安排、评级考核等方面对举报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刁难、压制的;对举报人及其近亲属提出的合理申请应当批准而不予批准或者拖延的;其他侵害举报人及其近亲属合法权益的行为。

  规定进一步细化了对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保护措施,规定举报人及其近亲属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检察院应当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如禁止特定的人员接触举报人及其近亲属;对举报人及其近亲属人身、财产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等。规定特别指出,检察院在开展保护举报人工作中,需要公安机关提供协助的,应当商请公安机关办理,公安机关应当在职责范围内予以协助。举报人直接向公安机关请求保护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公安机关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并及时通知受理举报的检察院。

  规定明确了举报奖励的范围,规定举报线索经查证属实,被举报人构成犯罪的,应当对积极提供举报线索、协助侦破案件有功的实名举报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一定的精神及物质奖励。同时,规定还对奖励金额以及保护、奖励举报人工作中失职、渎职的法律责任予以明确规定。

推荐阅读
陈刚吴晓军拜会有关中央机关国家部委和央企
青海代表团召开工作总结会
青海“非遗盛宴”闪耀开幕
“秘境果洛”西子湖畔展风采
中共青海省委办公厅拟聘任省委法律顾问公示
关于第三十四届青海新闻奖评选工作的通知
西宁市城西区托育服务位数达1631个
既是“跑腿书记” 也是“实干书记”
24H热点
读懂监察法
省高级法院出台意见全面服务和保障“一优两高”战...
我省制定民贸民品生产贷款贴息资金管理办法
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台《意见》 为“一优两高”战略提...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青海省实...
刘宁在全省政法系统持之以恒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和...
西宁举办2018年退役士兵政策法规暨就业指导培训班
全省持之以恒推进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看...
让每个司法案件体现公平正义——西宁市城中区人民...
持之以恒推进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
热点图片
“推动特色产业再上新台阶……”
“推动特色产业再上...
【坚定信心开好局起好步】公路建设只争朝夕加油干
【坚定信心开好局起...
【祖国好 家乡美】豹子崖下17年的坚守——“春访祁连山”系列报道①
【祖国好 家乡美】豹...
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更好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更...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筑牢青海东部门户生态屏障——海东市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之一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实干·驻村第一书记风采】既是“跑腿书记” 也是“实干书记”——记玉树州玉树市隆宝镇代青村驻村第一书记桑吉卓玛
【实干·驻村第一书记...
【经济聚焦】夯品牌之基 铸品牌之光
【经济聚焦】夯品牌...
西宁:紧盯危化领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
西宁:紧盯危化领域...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最高检、公安部、财政部联合印发
《关于保护、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的若干规定》
明确十种“打击报复”情形

新华社
2016-04-13 11:0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最高检、公安部、财政部联合印发
《关于保护、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的若干规定》
明确十种“打击报复”情形

新华社
2016-04-13 11:0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最高检、公安部、财政部联合印发
《关于保护、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的若干规定》
明确十种“打击报复”情形

  • 2016-04-13 11:03:52
  •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记者陈菲、罗沙)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财政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保护、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的若干规定》,进一步完善保护、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工作。

  规定鼓励个人和单位依法实名举报职务犯罪,明确要求任何个人和单位依法向检察院举报职务犯罪的,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检察院对于举报内容和举报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

  规定明确了检察机关在受理、录入、存放、报送举报线索和调查核实、答复举报人等环节所要遵守的八条保密措施。如受理举报应当由专人负责,在专门场所或者通过专门网站、电话进行,无关人员不得在场;举报线索应当由专人录入专用计算机,加密码严格管理;通过专门的举报网站联系、答复举报人时,应当核对举报人在举报时获得的查询密码,答复时不得涉及举报具体内容等。

  据了解,司法实践中,对举报人的打击报复行为除了直接侵犯人身、财产权益的显性报复外,更多地体现为利用职权对举报人进行变相打击的隐性报复,如下岗、转岗、解聘、不予晋升、停发奖金等。此类报复由于与企业或者机关正常的制度规范和内部管理权限相关,往往难以认定。对此,规定对显性报复和隐性报复都作了列举规定,明确十种“打击报复”情形: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方法侵犯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的;非法占有或者损毁举报人及其近亲属财产的;栽赃陷害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侮辱、诽谤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违反规定解聘、辞退或者开除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克扣或者变相克扣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工资、奖金或者其他福利待遇的;对举报人及其近亲属无故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者故意违反规定加重处分的;在职务晋升、岗位安排、评级考核等方面对举报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刁难、压制的;对举报人及其近亲属提出的合理申请应当批准而不予批准或者拖延的;其他侵害举报人及其近亲属合法权益的行为。

  规定进一步细化了对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保护措施,规定举报人及其近亲属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检察院应当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如禁止特定的人员接触举报人及其近亲属;对举报人及其近亲属人身、财产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等。规定特别指出,检察院在开展保护举报人工作中,需要公安机关提供协助的,应当商请公安机关办理,公安机关应当在职责范围内予以协助。举报人直接向公安机关请求保护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公安机关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并及时通知受理举报的检察院。

  规定明确了举报奖励的范围,规定举报线索经查证属实,被举报人构成犯罪的,应当对积极提供举报线索、协助侦破案件有功的实名举报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一定的精神及物质奖励。同时,规定还对奖励金额以及保护、奖励举报人工作中失职、渎职的法律责任予以明确规定。

编辑:李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